笑了霍启刚与儿子斗智斗勇的故事。

从小被允许玩手机,和被禁止玩的孩子,长大后的差距有多大?

他说他允许孩子们看电视,但每次只能看20分钟。

时间快到的时候,他会提醒儿子关掉电视,儿子就会和他“讨价还价”:“还剩3分钟”。

她也会嫌弃他:“别打扰我看电视的时间。”

他说,他不想在某个时候强迫孩子们关掉电视,而是想帮助孩子们学会主动关掉电视。

看了他的分享,给了我很多启发,因为最近我和女儿因为能不能玩手机的问题发生了很多争执。

其实归根结底,无论是电视还是手机,最好的方式应该是:

阻止比保留更糟糕。节约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道理我们都知道,但真正做到却很难。

来源:视觉中国

开学刚两周,我就接到女儿老师的电话。

为人父母的朋友都知道,接电话很难,接老师的电话更难。

因为我太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了,所以基础老师的电话一响我就可以预见接下来不会有什么好事发生。

果不其然,老师说女儿开学时的考试成绩跌到了历史最低点。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其实是有点高兴的,因为我担心找不到好的借口来禁止女儿玩手机。

至于为什么禁止她使用手机,这就说来话长了……

说起来,暑假期间,考虑到孩子难得有假期,为了让她放松一下,我和她达成了君子协议:

“女儿,我的妈妈心胸开阔,大方,懂事,大局观,高瞻远瞩,懂得放手,没有控制欲,有一颗丰富的心……”

“告诉我一件事!”

“这个暑假,我允许你每天使用手机2小时,看课程1小时,看纪录片1小时。”

“好的!”

本来我准备了一堆网上的真相来告诉她:

“一个孩子十年后是否优秀,就看他假期里用什么手机”;

“现在能抵御手机诱惑的孩子,将来一定会很优秀”……

结果,她被“好”字给噎住了。

不过,只要宝宝听话,老妈妈就可以忍住多说话。

俗话说,无论一开始想得多么美好,最后都会输得很惨。

毫不奇怪,我和女儿的君子协定连一天也没有维持。

但作为新时代的好妈妈,当我发现她偷偷看视频后,下一秒我就压下了给她“碰伤”的冲动,心想“我必须让一切发生,接受我的一切”。宝宝的行为。”他只是简单提醒了她一下。

而且我还要工作,实在没有那么多时间每天盯着她。

结果不出所料,意外发生了。

几天后,我发现女儿半夜两点左右还在床上看视频。窗外有月光,床上有昏暗的灯光,她盯着屏幕,眼里泛着绿光。

来源:视觉中国

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果然,对于孩子这样的生物,你无法相信她能主动、自律。

既然她不自律是自然的,我就让她看看父母让孩子自律的“能力”。

骂完她,没收手机后,我就以流畅的动作完成了我的例行公事。带着“胜利”的满足感,我得意洋洋地回到卧室,一觉睡到天亮。

第二天一早,女儿明显心情不好,用各种方式羞辱我。

不过好消息是,她不能玩手机,而且当时又要开学了。她终于坐到书桌前做作业了。老母亲眼里闪过欣慰的泪水。

所以开学后,我坚持要没收她的手机。

女儿的抵抗力并不强。她和我争论了几次,但看不到希望后,就默默接受了。

我充满信心,觉得只要和她一起度过这段时间,等她习惯了没有手机的日子后,她的成绩就会慢慢赶上。

但俗话说,一巴掌如龙卷风,总是来得太快、太猛烈。

这不,晚上我主动给女儿发了电话:

“今天有两个签到任务,别忘了。”

“你稍后再看手机上的信息,不要翻视频了,把手机给我吧,妈妈今天有点忙,这次我选择相信你,希望你不会让妈妈失望。”

结果我说什么了?孩子不自律是很自然的事情。

做完工作后,我没等她把手机还给我。我赶紧跑过去,看到她正在看视频,咯咯笑。

来源:视觉中国

我正要生气,突然翻了个白眼,想起自己要做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调整好自己,再次温柔地笑道:

“宝贝,玩手机是不是很难控制住自己?”

“妈妈,你的表情让我害怕。”

“没关系,没关系,妈妈理解你,我小时候也经常熬夜看小说。”

“妈,你这么说我就感兴趣了,你说得太对了,你现在是不是经常忍不住看手机?”

“是的,但是……”

“既然你们大人都做不到,为什么还要我们小孩子来做呢?”

我继续温柔地微笑:

“妈妈现在觉得自己的想法不对,毕竟越是禁忌的东西,就越是具有诱惑力。”

“妈,封禁真的没用,你没收了我的手机,但我还能和同学们一起玩。”

听着,这不是自残犯罪。

但这让我想起一位外国教育家说过的话:

惩罚只能在短期内起作用,但长期效果并不好,因为惩罚会引发4种后果。

1.怨恨——“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你,先生!”

2.复仇——“这次他们赢了,但我会回来的。”

3. 叛逆—— “我必须反抗他们,以证明我不必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

4. 撤退—— “我一定要小心,下次绝对不能让他们抓住我。” “我是个坏孩子。”

从这一点来说,我惩罚她不玩手机,导致她退缩,她选择偷偷玩。

更让我害怕的是,孩子的行为会产生连锁效应。

现在她只是对我阿谀奉承而已。等她长大了,可能会习惯用这种欺骗性的方式回应我。

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会逐渐觉醒。

现在她可能会在我的权威下被迫暂时服从,但当不被尊重、不被公平对待的负面情绪积累太多时,她长大后很可能会变得叛逆甚至不那么愿意。与家长合作。

而且,对于信息时代的孩子来说,手机是他们获取信息、接触新鲜事物、社交的一种方式。完全禁止他们使用手机,从长远来看,会切断他们的部分信息获取渠道和社交互动。

然而,一进入手机,却深如大海。从此以后,你的视力和注意力就没用了。

抬头三尺有悲情,低头深思也难有快乐。老妈,我真是左右为难啊!

来源:视觉中国

庆幸的是,作为一名学习型妈妈,看了这么多育儿文章,我也想通了,与其拼命“堵”,不如科学“疏”。

接下来我分享一下我的实践过程(惨痛的历史),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1、在纠正孩子的行为之前,首先要赢得孩子的心。

“妈妈之前的态度太强硬,让你觉得不受尊重,我向你道歉。”

“开学第一次考试,你的成绩下降了一些,妈妈担心玩手机的影响。

“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表达对孩子的理解—— 表达对孩子的同情—— 告诉孩子我的感受—— 让孩子关注并解决问题。

育儿书很诚实,我不想被欺骗。

看着女儿如释重负的表情,我耳边几乎听到了BGM:“我是一个聪明的好妈妈,一个好妈妈。”

2. 以友善但坚定的方式制定规则

接下来,我开始主动承担责任:

首先,我没有树立好榜样;

二是未尽到监督职责;

第三,总希望一步到位解决问题,把宝宝当神而不是人。

你看,一旦人们开始寻找自己内部的问题,问题就变得更容易解决。

接下来,我用一种和善但坚定的态度,没有惩罚、没有责骂,重新制定了和女儿玩手机的约定,比如什么时候可以玩,一次可以玩多长时间,有什么后果等。如果超过时间限制,我们将接受。

好吧,希望就在前方。

3、引导孩子自我管理

这时,我突然意识到,我犯了一个几乎全世界父母都会犯的错误:我只要求孩子不要做某事,而不是教导孩子应该做什么。

我禁止她玩手机还是允许她玩手机是我自己的决定,但孩子需要学习的是自我管理。

于是我开始改变做法,让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重新修改玩手机的规则。虽然结果不符合我的意愿,但这是她自己的决定,所以我还是选择信任和支持她。

4.帮助孩子找到更好的放松方式

换个角度来看,作为成年人,我们无聊的时候也想看看手机。

所以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养成其他的放松习惯。

来源:视觉中国

了解了女儿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帮助她发展其他的兴趣和爱好。当然,我仍然允许她使用手机作为放松的方式之一,但这不再是唯一的方式。

5. 改进,而不是完美

然而,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努力改善某个问题,但我们不必期望完美。

因为父母越是追求完美,孩子就越会因为做不到而持续感到沮丧。

所以,每当女儿表现好,她就立即安排表扬;当她做得不够好时,轮流给予各种鼓励。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成功打通了一套组合拳。虽然女儿仍时不时地挣扎,但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而且还有一个新的收获,就是我越来越发现,从小就被父母允许玩手机的孩子,能够感受到信任和尊重,也能够学会如何更好的管理自己。

通过这件事,我逐渐明白了:

与其担心是否要禁止孩子玩手机,不如把这件事当成是孩子和孩子共同遇到的问题;

然后与您的孩子一起寻找解决方案,并使其成为孩子一生中重要的成长机会。

手机不是祸害。不要把自己变成“牛葫芦·家长”,硬要与玩手机的孩子格格不入。

相信孩子,理解孩子,树立好榜样,一点一点引导,一次又一次改正。当你的孩子长大后,你会发现你现在所做的一切都不会让我们付出错误的代价。

作者:穆青野,教育实践者、家庭教育导师、青少年学习导师。来源:小十点(ID:sdikid)。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