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钱、缺资源是西方大学给外界留下的固有印象。随着财政投入的持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也逐年加大。
新疆石河子大学教授蔡文波团队的研究显示,2011年至2020年,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以2017年为拐点,分为缓慢上升和急剧上升两个阶段。以西藏为例,与2011年相比,2017年前西藏高等教育生均经费增长了26.36%,2017年后总额增长了237.35%,增幅明显较大。
数据背后,当今中国西部高等教育仍要面临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激发西部大学内生动力的拷问。
下一步以省级统筹为主
据财政部统计,2021年中央转移支付(补贴)前10位省份中,西部省份有4个,分别是四川4933.0亿元、云南3373.3亿元、新疆3089.2亿元、广西3038.19亿元。其次是贵州2824.7亿元、陕西2543.82亿元、甘肃2533.5亿元、内蒙古2465.8亿元。
近日在贵州贵阳举行的第五届西部高等教育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洪成文指出,中央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已经接近财政极限。地方政府收到的财政转移支付能否更多地向教育或高等教育倾斜,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内生动力是增强还是减弱,都是西部地区发展应解决的“阻碍”问题。西部地区高等教育。
多年来,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努力缩小东西部差距,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立国告诉《中国科学报》,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在人才队伍、重点学科建设、科研能力、财政投入、经济协调等方面还存在差距。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不过,从每十年万人口中的本科生和专科生数量来看,东西部差距并不明显。
云南大学教授董云川认为,在东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宜过分强调均衡发展,应从发展的角度来判断教育。西方教育需要参考客观生态、政策环境、主观追求、手段策略四个维度。
“下一步,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要以提高人力、财力、物力资源配置效率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以省政府为主、省、自治区、直辖市统筹协调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中央宏观调控相结合。”李立国说道。
北京大学教授姜凯认为,加大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力度、增强区域高等教育供给能力刻不容缓。
纵观发达国家推动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进程,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出台了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政策。
例如,美国政府于1862年和1890年两次实施《莫里尔法》,有效改变了当时的区域经济结构,为国家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国际间的协调发展创造了条件。 ——区域高等教育。 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政府开始在中等城市扩建、改建和新建国立大学,同时限制大城市新建大学的扩张。
建设西部高教发展特区
“将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捆绑为一个概念,是制约西部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瓶颈。要实施‘精准治疗’,必须将高等教育发展划分西部地区首先分成部分。”洪成文电话《中国科学报》。
蔡文波指出,我国西部地区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表现在四川、陕西两省发展水平较好,与东部地区接近;重庆市距离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不远,发展水平较好;其余的都比较好。该地区相对落后。
“建设高等教育发展特区是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洪成文表示,中央政府应效仿经济特区的做法,设立特区发展高等教育。可以借鉴深圳模式和浦东新区的建设。我们甚至可以借鉴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做法。国家级高等教育开发区的设立,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色,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了借鉴。
他建议建立小规模试验区,如贵阳-遵义试验区等省级试验区和省内试验区;云贵实验区、川渝实验区等中等规模实验区;较大规模的试验区,如西北走廊改革试验区、大西南走廊改革试验区。 “如果先行区能够取得成功,就能带动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更加高质量发展。”
西南财经大学副教授陈涛提醒,大学发展中要注意避免一体化陷阱,即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会影响区域高等教育的特色和差异化发展,导致同质化发展。因此,区域高等教育是否需要整合以及如何整合值得认真研究。 “目前,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大多注重顶层设计,实施难度较大。小规模合作必须强调务实精神。”
西部能留住哪类人才
人才是一个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刘进通过对8.9万名原“211工程”高校教师流动大数据分析发现,近年来,“孔雀东南飞”(西部教师流动)频发。东部)我国研究型大学中呈现下降趋势。
刘进解释说,这可能与相关政策限制有关,也可能与东部研究型大学对教师素质要求的提高以及东部大学正在从全球主要学术劳动力市场吸引更多人才有关。
他们进一步发现,西部人才向东部流动并不主要发生在大学教师流动阶段,而是大规模、批量向东部人才流动是从硕士、博士生阶段开始的。由于中西部地区无法留住最好的博士生来源,留在西部的学生就业后流向东部大学的能力减弱。
从就业方面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永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个人经济状况不佳是西部地区高校专职和非专职教师的主要压力来源之一。 “提高薪酬水平,缩小期望薪酬与实际薪酬的差距,可以有效提高西部地区高校教师的幸福感。”
对于自身造血功能,蒋凯指出,一方面要增加西方高校博士生招生名额,另一方面要实施博士生联合培养计划。中西部地区学生。
刘进提醒,增加博士点要着力解决西部地区人才不足的问题。 “我担心的一个问题是,西部地区的大学经过艰苦努力获得的博士点,只会成为在职人员提高学历的一种途径。”
同样是吸引人才,厦门大学教授王洪才注意到一个现象:—— 由于考核升级,东部高校开始出现人才过剩,“28号现象”愈演愈烈。并且更常见。 “东部高校人才迭代的情况越来越明显,研究范式发生了变化,国际人才开始取代本土人才,一批中年人才逐渐感到疲惫,如果再发展下去,更多的人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会选择‘躺下’。”
西方大学已成为此类人才的“蓄水池”。王洪才的同事们赴西部援藏、援疆,受到当地高校的高度重视。他们感觉自己的潜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如何利用这样的人才?王洪才指出,支持西方不应被视为“暂时的战争”。 “目前东西部高校缺乏对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传统的人才制度也制约了人才的跨区域流动。东部高校缺乏人力资源输出的思想准备,而西部高校也缺乏接受东部人才的体制机制。”
标签:
用户评论
看了这篇文章,我觉得“精准治疗”对于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真是太有必要了。以前都是大家一起步,现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希望效果能如预期。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标题太棒了!精准治疗确实是时候引入高等教育了。不再步调一致,更能体现教育的个性化和特色。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精准治疗,听起来就很高大上,但实际效果如何还不知道。希望西部高等教育能借此机会真正实现差异化发展。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觉得西部高校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步调一致太束缚了。精准治疗是个好方法,期待看到效果。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精准治疗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实施起来会不会太复杂?希望高校能把握好这个机会,让西部高等教育焕发新活力。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好了,精准治疗让西部高等教育有了新方向。不再步调一致,相信西部高校能培养出更多有特色的人才。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精准治疗这个提法太新颖了,希望西部高校能充分利用这个优势,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说得很好,西部高等教育确实需要精准治疗,不再步调一致,也许能激发出更多的创新和活力。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精准治疗是个好主意,但具体怎么实施,高校如何适应,这些都是问题。希望有关部门能给出明确的指导。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看到了西部高等教育的希望。精准治疗,不再步调一致,期待看到改变。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精准治疗这个概念很有意思,但不知道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希望高校能够顺利实施。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精准治疗对于西部高等教育来说,是个不错的尝试。但能否成功,还需看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情况。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再步调一致,这个想法很好。希望精准治疗能够为西部高校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精准治疗,听起来很高端,但实际效果如何,还得看后续发展。希望西部高等教育能迎来新的春天。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精准治疗是个好方法,但关键在于如何操作。希望高校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再步调一致,这个提法很有启发性。希望西部高校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精准治疗是个很好的方向,但高校是否能够真正落实,还有待观察。希望西部高等教育能够抓住这个机遇。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精准治疗,不再步调一致,这个理念很吸引人。希望西部高校能够在改革中实现华丽转身。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西部高等教育的未来充满期待。精准治疗,期待看到实际效果。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