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成人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之一,约占成人急性白血病的20%30%。目前,国际上不同研究小组报道了相对统一的诊断标准和系统的治疗方案。有效率(CR)可达70%至90%,3至5年无病生存(DFS)率可达30%至60%。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于2012年首次发布成人ALL诊断和治疗指南;我国于2013年和2016年发布了两版中国成人ALL诊疗专家共识/指南,得到国内同行认可。 2016年版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更新了ALL(前体淋巴细胞肿瘤——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分类,并提出了一些新概念; NCCN成人ALL诊断和治疗指南也已多次修订。并增加了针对儿童、青少年和年轻人的ALL 指南;近年来,难治性和复发性B-ALL抢救治疗(特别是CAR-T细胞治疗)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成人ALL的疗效。以此为基础,中国成人ALL诊疗指南再次更新。

伯基特淋巴瘤/白血病(BL)临床上常以骨髓和血液受累开始,细胞增殖快,侵袭性高,呈现急性白血病的特征;大多数治疗方案优先考虑联合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的短疗程、短间隔治疗。但鉴于WHO对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的分类已将其归为成熟B细胞肿瘤,因此本次指南更新不再纳入该疾病(参见伯基特淋巴瘤/白血病相关指南)。

第1 部分ALL 的诊断分类

1. 概述

临床收治患者后,应注意询问病史(症状、既往病史、家族史等),并认真进行体格检查,必要的体检、血常规和生化检查以及相关器官功能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ALL的诊断应采用MICM(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诊断模型,诊断分型采用WHO 2016年标准。最基本的检查应包括细胞形态和免疫表型,以确保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鉴别;骨髓中原始/未成熟淋巴细胞比例20%即可诊断ALL(少数患者有发热,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导致母细胞比例低于20%,需鉴别诊断)结合病史和其他检查)。对于干骨髓抽吸,可考虑外周血和骨髓活检(应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为了准确判断肿瘤负荷,可酌情考虑相关体检(B超、CT等)。

免疫表型分析应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最低诊断分类可参考EGIL标准(表1)。同时,应排除系列不明的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系列的确定,建议参考WHO 2008/2016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标准(表2)。您还可以参考欧洲白血病免疫分型协作组(EGIL) 标准(表3)。

表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免疫学分类(EGIL,1995)

亚型

免疫学标准

B系列ALLa

CD19、CD79a 和CD22 中至少两项呈阳性

早期B-ALL 前期(B-I)

不表达其他B 细胞分化抗原

普通型ALL(B-)

CD10+

前B-ALL (B-III)

细胞质IgM+

成熟B-ALL (B-IV)

细胞质或膜 或+

T系列ALLb

细胞质/膜CD3+

早期T-ALL 前期(T-I)

CD7+

T-ALL 前(T-II)

CD2+ 和/或CD5+ 和/或CD8+

皮质T-ALL (T-III)

CD1a+

成熟T-ALL (T-IV)

膜CD3+、CD1a-

/+T-ALL(A组)c

抗TCR/+

/+T-ALL(B组)c

抗TCR/+

具有髓样抗原表达的ALL (My+ALL)

表达1 或2 种骨髓标记物,但不符合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

注:a 绝大多数B-ALL 患者TdT 和HLA-DR 阳性(B-IV 除外,大部分TdT 阴性); b 绝大多数T-ALL 患者TdT 阳性,HLA-DR 和CD34 阴性(但不是诊断分类所必需的); c 是T-ALL 中基于膜表面T 细胞受体(TCR) 表达的分组

表2 WHO2008/2016分类标准连续诊断要求

系列

诊断要求

骨髓系统

髓过氧化物酶阳性(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或细胞化学)或单核细胞分化(以下至少两项:NSE、CD11c、CD14、CD64、溶菌酶)

T细胞系

细胞质CD3(CyCD3,流式细胞术或免疫组织化学)强表达或膜CD3 阳性(在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中罕见)

B细胞系(需要多种抗原)

CD19强表达,CD79a、CyCD22、CD10中至少一种强阳性。或者CD19弱表达,CD79a、CyCD22、CD10中至少两个强阳性。

表3 EGIL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的诊断评分系统(EGIL,1998)

不可缺少的

B细胞系

T细胞系

骨髓系统

2

CD79a

半胱氨酸/mCD3

MPO

ikB

抗TCR/

1

环CD22

抗TCR/

CD19

CD2

CD117

CD20

CD5

CD13

CD10

CD8

CD33

CD10

CDw65

0.5

tT

tT

CD14

CD24

CD7

CD15

CD1a

CD64

注:每个系列需要2点进行诊断。

为了保证诊断分类的准确性和合理可靠的预后判断,应常规进行遗传学检查,包括核型分析和必要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查,如MLL、CRLF2、JAK2等基因重排和TP53基因失踪了。开展相关分子检测(融合基因筛查、BCR-ABL1样ALL筛查,有条件的单位可考虑转录组测序),满足ALL的准确分类;建议开展二代测序技术(NGS)检测基因突变和基因拷贝数变异(如IKZF1和CDKN2A/B缺失等),为患者诊断、预后判断、靶向治疗提供依据。预后分组可参考NCCN 2021细胞遗传学预后分组以及Gkbuget等推荐的风险分组标准。 (主要非遗传因素)(表4、表5)。

表4 成人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细胞遗传学预后分组(NCCN 2021)

团体

细胞遗传学

预后良好组

超二倍体(51-65 条染色体;4、10 和17 三体性预后最好)

t(12;21)(p13;q22) 或TEL-AML1

预后不良组

亚二倍体(44 条染色体)

KMT2A重排:t(4;11)或其他

t(v;14q32)/IgH

t(9;22)(q34;q11.2) 或BCR-ABL1a

复杂染色体异常(5条染色体异常)

BCR-ABL1 样(Ph 样)ALL

·JAK-STAT(CRLF2r、EPORr、JAK1/2/3r、TYK2r;SH2B3、IL7R、JAK1/2/3 突变)

·ABL同源激酶阳性重排(如ABL1、ABL2、PDGFRA、PDGFRB、FGFR等)

·其他(NTRKr、FLT3r、LYNr、PTL2Br)

21 号染色体内部扩增(iAMP21-ALL)

t(17;19) 或TCF3-HLF 融合基因阳性

IKZF1 变化

注:a随着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应用,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预后逐渐改善。

表5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预后风险分组(非遗传因素)

因素

预后良好

预后不良

高的

诊断时

白细胞(109/L)

30

30

100

免疫表型

胸腺T

早期预B (CD10-)

早期proT(CD1a-、sCD3-)

前B (CD10-)

成熟T(CD1a-、sCD3+)

个体对治疗的反应

达到CR 的时间

初期

晚期(3~4周)

CR后MRD

负/10-4

正/10-4

年龄

35岁

35岁

其他因素

合规性、耐受性等

多药耐药基因过度表达、药物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等。

注:CR:完整响应; MRD:微小残留病。 ETP-ALL是一种预后较差的类型。由于文章发表较早,所以该类型不包含在此表中(引自Gkbuget N. Sem Hematol, 2009, 46: 64)

ALL诊断明确后,应根据患者的具体分型和预后采取标准化的分层治疗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 WHO 2016前体淋巴细胞肿瘤分类

1 B 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B-ALL/LBL):

(1) B 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未另有说明(NOS)

(2) 复发性基因异常的B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包括

·B 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t(9;22)(q34.1;q11.2); BCR-ABL1

·B 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t(v;11q23.3); KMT2A重排

·B 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t(12;21)(p13.2;q22.1); ETV6-RUNX1

·超二倍体B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亚二倍体B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B 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t(5;14)(q31.1;q32.3); IL3-IGH

·B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t(1;19)(q23;p13.3);TCF3-PBX1

(3)建议分类:BCR-ABL1样B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iAMP21 型B 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2. T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T-ALL/LBL):

根据抗原表达分为不同阶段:pro-T、pre-T、皮质-T、髓质-T。

建议分类:早期T 细胞前体淋巴细胞白血病(ETP-ALL)。

3. NK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本指南未讨论)

注:临床上一般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代替“淋巴细胞白血病”。 KMT2A=MLL、ETV6-RUNX1=TEL-AML1、TCF3-PBX1=E2A-PBX1。

三、几种特殊类型ALL的特点

1 BCR-ABL1 样ALL(BCR-ABL1 样ALL):

(1) 与BCR-ABL1 阳性(Ph 阳性)ALL 患者具有相似的基因表达谱。

(2)共同特征是涉及其他酪氨酸激酶的易位和CRLF2易位。它还包括EPOR(EPO受体)截短、重排和激活等罕见情况。 CRLF2易位患者通常与JAK基因突变有关。

(3)涉及酪氨酸激酶突变的易位可涉及ABL1(伴侣基因不是BCR)、ABL2、PDGFRB、NTRK3、TYK2、CSF1R、JAK2等,形成多个融合基因。

(4)IKZF1和CDKN2A/B缺失发生率较高。

BCR-ABL1 样ALL 的推荐筛查流程如图1 所示。

图1 BCR-ABL1样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筛查流程图(Herold T. Curr Oncol Rep, 2017, 19: 31)

2. 具有21 号染色体染色体内扩增(iAMP21) 的B-ALL:

(1)21号染色体部分扩增(使用RUNX1探针,FISH法可发现该基因5个或更多拷贝,或中期分裂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3个拷贝)。

(2) 占儿童ALL的2%,成人中罕见。

(3)白细胞计数低。

(4)预后较差,建议强化化疗。

3. ETP-ALL:

(1)CD7阳性,CD1a和CD8阴性。

(2)cCD3阳性(膜CD3阳性罕见),CD2和/或CD4可阳性。 CD5一般为阴性,或阳性率为75%。

(3)一种或多种骨髓/干细胞抗原CD34、CD117、HLA-DR、CD13、CD33、CD11b或CD65阳性; MPO 为负值。

(4)常伴有粒细胞白血病相关基因突变:FLT3、NRAS/KRAS、DNMT3A、IDH1和IDH2等。

(5) T-ALL常见突变,如NOTCH1和CDKN1/2,并不常见。

第2 部分:成人ALL 的治疗

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

一旦患者确诊,应尽快开始治疗,并根据疾病分类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和策略。

ALL的治疗分为几个阶段:诱导治疗(部分病例需要预处理)、缓解后的巩固和强化治疗、维持治疗以及髓外白血病[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防治。

1.Ph--ALL的治疗

(一)诱导治疗

1治疗原则:

青壮年和青少年患者(40岁,AYA):临床试验; 符合儿童特点的联合化疗方案(首选); 多药联合化疗方案。

成年患者(40岁):60岁以上患者可入组临床试验,或采用多药联合化疗; 年龄60岁的患者可入组临床试验,或采用多药化疗,或长春花碱、糖皮质激素方案诱导治疗。

临床试验:如常规的、前瞻性的系统治疗计划; CD20阳性B-ALL患者可以采用化疗联合抗CD20单克隆抗体;其他有科学依据的探索性研究计划等

2.治疗方案:

通常基于4 周的计划。青壮年和非老年人ALL至少应以长春新碱(VCR)或长春地辛、蒽环类/蒽醌类药物[如柔红霉素(DNR)、去甲氧基柔红霉素(IDA)、阿霉素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为主方案(如VDP、VIP)诱导治疗。

蒽环类/蒽醌类药物:可连续使用(连续2至3天,第1周和第3周;或仅在第一周);它们也可以每周使用一次(每周的第一天)。

用药参考剂量:DNR 30~45 mg·m-2·d-1、IDA 6~10 mg·m-2·d-1、米托蒽醌(Mitox)6~10 mg·m-2·d-1。

3、注意事项:

(1)治疗前:WBC30109/L,或肝、脾、淋巴结明显肿大的患者;或有肿瘤溶解特征(生化检查等结果)的患者应进行预处理,以预防肿瘤溶解综合征的发生。

预处理方案: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或地塞米松,泼尼松1mg·kg-1·d-1口服或静注35天)。可联合使用CTX(200 mg·m-2·d-1,静脉滴注,连续35天)。

(2)当CTX单剂量较大(超过1g)时,可用美司钠抢救。

(3)诱导治疗第14天复查骨髓,第三周根据骨髓情况(增殖程度、母细胞比例等)调整治疗(是否需要继续DNR和CTX) .)、血常规和并发症。

通常在诱导治疗第28 天(+7)评估疗效,包括骨髓形态和最小/可测量残留病(MRD) 水平。未能达到CR/血细胞恢复不完全(CRi) 的患者被收入院。抢救治疗。

(4)尽早开始腰穿(腰椎穿刺)和鞘内注射(鞘内注射)预防CNSL(当血小板计数达到安全水平且外周血中无母细胞时即可进行)。

(5)60岁以上老年患者可根据身体状况评估使用长春碱、糖皮质激素,或低强度长春碱、糖皮质激素联合巯嘌呤(6-MP)或甲氨蝶呤(MTX)。治疗方案。也可采用长春碱、蒽环类、CTX、ASP、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多药化疗方案(中高强度治疗),并酌情调整药物剂量。

身体状况较差、感染严重(不适合常规治疗)的非老年患者也可以采用低强度治疗方案,待病情好转后调整治疗。

(2) CR后的治疗

1治疗原则:

青壮年和青少年患者:继续多药化疗(尤其是MRD阴性的患者); 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诊断时白细胞计数高、基因异常且预后不良的B-ALL,T-ALL)。

成年患者:60岁以上患者应继续多药联合化疗(特别是MRD阴性患者);或考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特别是诊断时白细胞计数高且遗传异常预后不良的B-ALL和T-ALL)。 年龄60岁、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可以采用多药联合化疗,预后因素较差的患者可以考虑减少预处理剂量的allo-HSCT;不适合强化治疗者(高龄、身体状况不佳、严重脏器并发症等)可考虑低强度化疗。

各年龄段MRD阳性B-ALL患者诱导缓解后可使用CD19/CD3双抗体(Blinatumomab,Blinatumomab)清除残留病细胞后进行allo-HSCT,或直接进行allo-HSCT;他们还可以进行探索性研究。

2.治疗方案:

缓解后强化巩固治疗可以清除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提高疗效,但不同研究组、不同人群的巩固治疗方案有所不同。一般应给予多个疗程,药物组合包括用于诱导治疗的药物(如长春碱类药物、蒽环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等)、MTX、Ara-C、6-MP、ASP等。缓解治疗可包括1至2个疗程的再诱导方案(例如VDLP方案),以及基于MTX和Ara-C的方案各2至4个疗程。

整个治疗过程中,应重点参考儿童ALL方案的设计,强调非骨髓抑制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长春碱、ASP)的应用。

(1)方案中一般应含有MTX:主要是大剂量MTX(HD-MTX)1~5 g/m2(T-ALL可为5 g/m2)。使用HD-MTX时,应监测血清MTX浓度,并给予亚叶酸钙抢救治疗,直至血清MTX浓度达到0.1mol/L(或低于0.25mol/L,或按单位界值确定) )。停止抢救临床症状(当不能及时获得MTX浓度时,应注意血清肌酐的变化和粘膜损伤)。

(2) 包含基于Ara-C 的解决方案。 Ara-C可以是标准剂量、分段应用(如CTX、Ara-C、基于6-MP的CAM方案),或基于中高剂量Ara-C的方案。

(3)继续使用ASP并与其他药物(如MTX、Ara-C等)形成联合用药方案。

(4)缓解后约6个月,参考诱导治疗计划(VDLP)进行重新诱导和强化。

(5)造血干细胞移植:考虑allo-HSCT的患者应在一定的巩固和强化治疗后尽快进行移植。预后不良组(尤其是持续MRD阴性)和预后良好组(MRD阴性)无合适供者的患者,经过充分巩固和强化治疗后,可考虑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 。 Auto-HSCT之后,应继续一定的维持治疗。

不适合移植的患者和仍属于良好预后组的患者可以按计划巩固和强化治疗。

(6)老年患者可适当调整治疗强度(如减少Ara-C、MTX、ASP等剂量)。

3、注意事项:

为了减少复发,提高生存率,诱导治疗后应尽快开始缓解后巩固和强化治疗(诱导缓解治疗与缓解后治疗之间不宜间隔过长)。

是否需要allo-HSCT应根据患者的风险分组和MRD水平确定(详见MRD监测部分),并积极寻找供体。

(3)维持治疗

所有患者都强调维持治疗。基本方案是:6-MP 60~75 mg/m2 每天一次,MTX 15~20 mg/m2 每周一次。

注意事项:6-MP夜间使用效果更佳。硫鸟嘌呤(6-TG) 可以用来代替6-MP。维持治疗期间应注意监测血常规、肝功能,调整用药剂量。 维持治疗可在完成巩固和强化治疗后单独、连续使用,也可与强化巩固方案交替、序贯使用。 自获得CR起总治疗时间至少2年。

(4)特殊类型ALL的治疗

1 ETP-ALL 的治疗:

目前的经验证明,传统的ALL诱导治疗方案(如VDCLP等)对于ETP-ALL的CR率较低,反应质量较差(MRD较高);单纯化疗的长期生存率较低。诱导治疗反应不理想的患者应及时调整含Ara-C方案(或其他实验研究方案),达到CR后尽快接受allo-HSCT。

2. BCR-ABL1 样ALL 的治疗:

BCR-ABL1 样ALL 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存在涉及除BCR-ABL1 之外的其他酪氨酸激酶的易位(形成多个融合基因)、CRLF2 易位和/或JAK-STAT 信号通路基因突变。

可根据不同的分子特征,组合相应的靶向药物治疗。例如,涉及ABL系列融合基因的患者可以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如达沙替尼治疗;那些涉及JAK2家族或JAK-STAT通路异常的患者可以用JAK2抑制剂鲁索替尼治疗。用药方法请参考TKI在Ph+-ALL中的使用。

BCR-ABL1样ALL预后较差,应尽早进行allo-HSCT。

Ph--ALL 的推荐治疗方案:

1优先建议(AYA 患者):

(1) CALGB 10403 方案:Stock W. Blood,2019,133 (14) :1548-1559。

(2)COG AALL0232方案:Larsen EC。临床肿瘤学杂志,2016,34:2380-2388。

(3) DFCI-ALL 联盟协议00-01:Vrooman LM。临床肿瘤学杂志,2013,31:1202-1210。

2. 一般推荐计划(非长者ALL):

(1)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研究组(CALLG)——CALLG-2008治疗方案。

(2) GRAALL-2005方案:Huguet F. J Clin Oncol, 2018, 36:2514-2523。

(3)Hyper-CVAD方案(MDACC):Kantarjian H.Cancer,2004,101: 2788-2801。

(4)CALGB8811方案:拉森RA。血液,1995,85(8): 2025-2037。

(5)MRC UKALLXII/ECOG E2993:Rowe JM。血液,2005,106: 3760-3767。

(6)NOPHO ALL2008方案:Toft N. Leukemia,2018,32: 606-615。

(7)PETHEMA ALLOLD07溶液:Ribera JM。白血病研究,2016,41: 12-20。

(8) JALSG-ALL202-O方案:Sakura T.白血病,2018,32:626-632。

3. 长者ALL推荐计划:

(1)低强度方案:长春花碱+泼尼松;或长春花碱、泼尼松、巯嘌呤和甲氨蝶呤(POMP 方案)。

(2)中等强度计划:

GRAALL:Gokbuget N. Blood,2012,120(21):1493。

针对老年人ALL 的改良DFCI 方案:Martell MP。 Br J Haematol,2013,163: 458-464。

Mini-CVAD 方案 CD22 抗体药物偶联物(Inotuzumab ozogamicin,IO):Kantarjian H. Lancet Oncol,2018,19: 240-248。

(3)高强度项目:

Hyper-CVAD 方案(Ara-C 剂量减少至1 g/m2):Kantarjian H. Cancer, 2004, 101: 2788-2801。

CALGB9111 协议:拉森RA。血液,1998,92(5): 1556-1564。

2. Ph+-ALL的治疗

(1)非老年(60岁以下,包括40岁及40岁患者)Ph+-ALL的治疗

1诱导治疗:

(一)治疗原则:临床试验。 多药化疗+TKI治疗。 TKI+糖皮质激素长春碱。

(2)治疗方案:诱导化疗与Ph--ALL相同。推荐使用VCR或长春地辛、蒽环类/蒽醌类药物、糖皮质激素为主的方案(如VDP)进行诱导治疗,可联合CTX(组合物VDCP方案);鼓励临床研究。

一旦融合基因筛查(PCR法)或核型/FISH证实Ph/BCR-ABL1阳性ALL(应明确转录本类型——P210、P190或罕见转录本类型),将不再使用Ph+-ALL治疗流程。 ASP。从诊断之日起添加TKI(或根据方案设计尽早开始)。推荐药物及剂量:达沙替尼100~140mg/d,伊马替尼4

00~800 mg/d等;优先推荐TKI持续应用的用药方式。对粒细胞缺乏(尤其是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2×109/L)持续时间较长(超过1周)、出现感染发热等并发症时,可以临时停用TKI,以减少患者感染风险。 (3)注意事项:诱导治疗第14天复查骨髓,根据骨髓(造血恢复情况和原始细胞比例)和血常规调整第3周的治疗。诱导治疗第28(+7)天评估疗效,复查骨髓形态学、细胞遗传学(诊断时有异常者)、BCR-ABL1融合基因定量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的MRD。有干细胞移植条件者,行HLA配型、积极寻找供者。 诱导治疗也可以在保证TKI用药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化疗强度(如采用长春碱类药物、糖皮质激素联合TKI的方案),以保证患者安全。尽早开始腰穿、鞘注。 2.CR后的治疗: Ph+-ALL的缓解后治疗原则上参考一般Ph--ALL的治疗(但可以不再使用ASP),应保证TKI的用药(TKI优先推荐持续应用,至维持治疗结束);无条件应用TKI或多种TKI不耐受的患者按一般Ph--ALL的方案治疗。非老年Ph+-ALL的缓解后化疗强度应有一定的保证(基本同Ph--ALL)。 (1)有合适供者的患者建议选择allo-HSCT,合并其他不良预后因素者优先选择allo-HSCT(如出现ABL1激酶突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的MRD持续阳性或融合基因定量持续达不到主要分子学缓解、MRD指标呈上升趋势)。移植后继续用TKI维持治疗(使用时间为1~2年)。 MRD阳性的Ph+-ALL患者可以采用CD19/CD3双抗(Blinatumomab,贝林妥欧单抗)±TKI清除残留病细胞后行allo-HSCT,或直接行allo-HSCT;也可以进行探索性研究。 (2)无合适供者的患者,按计划继续多药化疗+TKI治疗。 BCR-ABL1融合基因转阴性者(尤其是3~6个月内转阴性者),可以考虑auto-HSCT,移植后予TKI维持治疗。 (3)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BCR-ABL1融合基因水平(推荐定量检测)和MRD(流式细胞术),MRD出现波动者应及时进行allo-HSCT。 (4)CNSL的预防治疗参考Ph--ALL患者。 3.维持治疗: (1)可以应用TKI治疗者,采用TKI为基础的维持治疗(可以联合VCR、糖皮质激素,或6-MP和MTX,或干扰素),至CR后至少2年。 (2)不能坚持TKI治疗者,采用干扰素(可以联合VCR、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300万U/次,隔日1次,缓解后至少治疗2年。或参考Ph--ALL进行维持治疗。 (二)老年Ph+-ALL(年龄≥60岁)的治疗 老年Ph+-ALL的治疗原则以TKI为基础,化疗参考老年Ph--ALL。TKI优先推荐持续应用,至维持治疗结束。 1.诱导治疗: (1)临床试验。 (2)低强度治疗:TKI+糖皮质激素±长春碱类。 (3)中等强度治疗:TKI+多药化疗(如EWALL方案、CALGB10701方案)。 (4)高强度治疗:TKI+Hyper-CVAD方案(Ara-C剂量减为1 g/m2)。 2.CR后的治疗: 继续TKI+糖皮质激素,或TKI+化疗巩固(可以参考上述方案的缓解后治疗)。 有移植意愿、合适供者的患者(尤其是伴有其他预后不良因素者)可以选择allo-HSCT。

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

3.维持治疗: 基本和年轻患者相同,采用TKI为基础的维持治疗。 推荐治疗方案: (1)EsPhALL方案:Biondi A. Lancet Haematol, 2018, 5: e641-652. (2)Hyper-CVAD方案联合达沙替尼或伊马替尼: Thomas DA. Blood, 2004, 103: 4396-4407. Ravandi F. Blood, 2010, 116(12):2070-2077. (3)Northern Italy Leukemia Group Protocol 09/00方案:Bassan R. J Clin Oncol, 2010, 28:3644. (4)JALSG-ALL202-O方案:Sakura T. Leukemia, 2018, 32:626-632. (5)GIMEMA LAL0201-B方案:Vignetti M. Blood, 2007, 109:367. (6)GMALL 06//99和07/03方案:Wassmann B.Blood, 2006, 108:1469. (7)EWALL方案(老年Ph+ALL):Rousselot P. Blood, 2016, 128(6):774-782. 三、CNSL的诊断、预防和治疗 CNSL是急性白血病(尤其是ALL)复发的主要根源之一,严重影响ALL的疗效。诊断时有神经系统症状者应先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CT或MRI检查),排除出血或占位性病变后再考虑腰穿,无神经系统症状者按计划进行CNSL的预防。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尽可能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脑脊液检测。 (一)CNSL状态分类 CNS-1:白细胞分类无原始淋巴细胞(不考虑脑脊液白细胞计数)。 CNS-2:脑脊液白细胞计数<5个/ml,可见原始淋巴细胞。 CNS-3:脑脊液白细胞计数≥5个/ml,可见原始淋巴细胞。 (二)CNSL诊断标准 目前CNSL尚无统一诊断标准。1985年讨论关于ALL预后差的危险因素时,提出CNSL下列诊断标准:脑脊液白细胞计数≥0.005×109/L(5个/ml),离心标本证明细胞为原始细胞者,即可诊断CNSL。 流式细胞术检测脑脊液在CNSL中的诊断意义尚无一致意见,但出现阳性应按CNSL对待。 (三)CNSL的预防 任何类型的成人ALL均应强调CNSL的早期预防。预防措施包括:①鞘内化疗;②放射治疗;③大剂量全身化疗;④多种措施联合应用。 1.鞘内化疗: 鞘内化疗是预防CNSL的主要措施。诱导治疗过程中没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者可以在血细胞计数达安全水平后行腰穿、鞘注。鞘内注射主要用药包括:地塞米松、MTX、Ara-C。常用剂量为MTX 10~15 mg/次、Ara-C 30~50 mg/次、地塞米松5~10 mg/次,三联(或两联)用药。 巩固强化治疗中也应进行积极的CNSL预防,主要是腰穿、鞘注(鞘注次数一般应达6次以上,高危组患者可达12次以上),鞘注频率一般不超过2次/周。 2.预防性头颅放疗: 目前已较少采用预防性头颅放疗。18岁以上的高危组患者或40岁以上(不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可考虑预防性头颅放疗,放疗一般在缓解后的巩固化疗期或维持治疗时进行。预防性照射部位一般为单纯头颅,总剂量1800~2000 cGy,分次完成。 (四)CNSL的治疗 确诊CNSL的ALL患者,尤其是症状和体征明显者,建议先行腰穿、鞘注,每周2次,直至脑脊液正常;以后每周1次×4~6周。 也可以在鞘注化疗药物至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正常、症状体征好转后再行放疗(头颅+脊髓放疗)。建议头颅放疗剂量2000~2400 cGy、脊髓放疗剂量1800~2000 cGy,分次完成。进行过预防性头颅放疗的患者原则上不进行二次放疗。 四、难治复发ALL的治疗 (一)难治复发Ph--ALL 难治复发Ph--ALL的治疗目前无统一意见,可以选择的方案如下。 1.临床试验:如新药临床试验,各种靶点的CAR-T细胞治疗(如靶向CD19、CD22、CD20的单靶点或双靶点CAR-T细胞治疗B-ALL,靶向CD7的CAR-T细胞治疗T-ALL等)及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如CD38单抗治疗CD38阳性的ALL,西达本胺为基础的T-ALL方案,BCL-2抑制剂的应用等)等。 2.难治复发B-ALL可以考虑CD19/CD3双抗(Blinatumomab,贝林妥欧单抗)、CD22抗体偶联药物(IO)为基础的挽救治疗。 3.CD20阳性B-ALL患者可以联合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治疗(如MopAD方案)。 4.强化的Hyper-CVAD方案。 5.中大剂量Ara-C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如氟达拉滨联合Ara-C方案)。 6.其他联合化疗方案(如Vp16、异环磷酰胺、米托蒽醌方案)。 7.T-ALL可以采用奈拉滨(Nelarabine)单药或奈拉滨为基础的治疗。 (二)难治复发Ph+-ALL 1.临床试验:如新药临床试验,各种靶点的CAR-T细胞治疗(如靶向CD19、CD22、CD20的单靶点或双靶点CAR-T细胞等)及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如BCL-2抑制剂的应用等)等。

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

2.规范应用TKI为基础的治疗中复发、难治的患者:以ABL1激酶区突变结果、前期用药情况为依据,选择合适的TKI药物。可以继续联合化疗(参考初诊患者的诱导治疗方案)。 3.CD19/CD3双抗、CD22抗体偶联药物为基础的挽救治疗。 4.无敏感TKI选择的患者可以采用复发难治Ph--ALL的治疗方案。 无论是Ph--ALL还是Ph+-ALL,在挽救治疗的同时即应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及时寻找供者,尽快实施allo-HSCT。 推荐化疗方案: 1.MopAD方案:Kadia TM. Am J Hematol, 2015, 90(2): 120-124. 2.Augmented Hyper-CVAD:Fader S. Clin Lymph, Myeloma & Leuk, 2011, 11(1): 54-59. 3.Nelarabine, etoposide, cyclophosphamide治疗复发T-ALL:Commander LA. Br J Haematol, 2010, 150: 345-351. 第三部分 ALL治疗反应定义、 监测和随访 一、ALL治疗反应的定义 1.骨髓和外周血疗效标准: (1)CR:①外周血无原始细胞,无髓外白血病;②骨髓三系造血恢复,原始细胞<5%;③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1.0×109/L;④PLT>100×109/L;⑤4周内无复发。 (2)CRi:PLT≤100×109/L和(或)ANC≤1.0×109/L。其他应满足CR的标准。 总反应率(ORR)=CR+CRi。 (3)难治性疾病:诱导治疗结束(一般指4周方案或Hyper-CVAD方案)未能取得CR/CRi。 (4)疾病进展(PD):外周血或骨髓原始细胞绝对数增加25%,或出现髓外疾病。 (5)疾病复发:已取得CR的患者外周血或骨髓又出现原始细胞(比例>5%),或出现髓外疾病。 2.CNSL的治疗反应: (1)CNS缓解:CNS-2或CNS-3患者取得CNS-1状态。 (2)CNS复发:发生CNS-3状态或出现CNSL的临床症状(如面神经麻痹、脑/眼受累,或下丘脑综合征的表现)。 3.纵隔疾病的治疗反应: 纵隔疾病的疗效判断依靠胸部CT和(或)PET-CT。 (1)CR:CT检查纵隔肿块完全消失;或PET阴性。 (2)部分缓解(PR):肿大的纵隔最大垂直直径的乘积(SPD)缩小50%以上。 (3)PD:SPD增加25%以上。 (4)未缓解(NR):不满足PR或PD (5)复发:取得CR的患者又出现纵隔肿大。 二、MRD的监测和完成治疗后的随访 1.ALL整个治疗期间应强调规范的MRD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动态的危险度分层和治疗方案调整。 (1)早期:诱导治疗期间(第14天)和(或)结束时(第28天左右)。 (2)缓解后定期监测:应保证治疗第12~16、18~22周的MRD监测。 诱导治疗结束、治疗第3个月(第12~16周)、6个月(第18~22周)流式细胞术检测的MRD阴性或<10-4可认为治疗结果满意。MRD检测可用于预后评估和危险度、治疗策略的调整;缓解后MRD水平持续较高或治疗过程中MRD由阴性转为阳性的患者具有较高的复发风险(危险度应上调),缓解后治疗应进行调整(如allo-HSCT)。 2.MRD的监测方法: (1)经典的MRD检测技术:①IgH、TCR定量PCR检测(DNA水平);②4~6色流式细胞术检测MRD;③融合基因转录本的实时定量PCR(如BCR-ABL1)检测。 (2)新的高通量MRD检测技术:①基于EuroFlow ≥8色二代流式细胞术检测MRD;②IgH、TCR高通量测序。 3.Ph+-ALL疾病反复时应注意进行ABL1激酶区突变的分析。 4.完成巩固强化治疗后的随访检查: (1)第1年(每1~2个月1次):体格检查、血常规、肝功能(尤其是服用6-MP的患者)。 (2)第2年(每3~6个月1次):同第1年。 (3)第3年及以后(每6~12个月1次或根据病情需要。一般至诊断后5年可以停止复查):体格检查、血常规。 每个复查随访的时间点均应包括骨髓形态学和MRD(流式细胞术MRD和/或特异融合基因定量)的检测。 (执笔:秘营昌、王迎) 参与指南讨论的专家(讨论专家排名不分先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王建祥、邱录贵、秘营昌、王迎);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贡铁军);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高素君);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刘卓刚);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方美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颜晓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任汉云);解放军总医院(高春记);北京博仁医院(吴彤);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周道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江倩);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杨林花);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罗建民);西北大学附属医院(陈协群);空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刘利);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白海);青海省人民医院(李文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明);山东省立医院(王欣);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纪春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李军民);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杨建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宋献民);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梁爱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建勇);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德沛、陈苏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黄河、金洁);安徽省立医院(孙自敏);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菲);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胡建达);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兵);河南省肿瘤医院(宋永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胡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周剑峰);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刘启发);广东省人民医院(杜欣);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李玉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杜新);海南省人民医院(姚红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霆);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陈洁平);陆军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张曦);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王季石);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赖永榕)

用户评论

爱你的小笨蛋

这版指南更新了很多,对于我们医生来说是个福音,希望能让更多患者受益。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发型不乱一切好办

刚看到这个指南,感觉内容很全面,特别是诊断标准更新了,希望患者能得到更好的治疗。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抹烟熏妆丶

2021年版的指南真是太及时了,家里的亲戚最近检查出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希望能有更好的治疗选择。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烟雨萌萌

作为患者家属,看到这个指南感觉有点复杂,希望医生能详细解释一下。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烟雨离殇

这个指南的发布对医生和患者都是个好消息,期待看到更多患者康复。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婞褔vīp

指南里提到的治疗手段真的很先进,希望我国医疗水平能不断提高。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野兽之美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难度大,这个指南的更新是不是意味着治疗手段有所突破?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来自火星球的我

这个指南的发布,对于我们这些长期关注白血病患者的人来说,真的太有意义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封心锁爱

2021年版的指南,感觉比之前的版本更贴近临床实践,希望医生能认真执行。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开心的笨小孩

看了指南后,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了解更深入了,希望患者能得到正确的治疗。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阑珊

这个指南的发布,让我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认识有了很大提升,希望医生能多介绍一些。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关风月

指南里提到的一些新药物,真的很期待在临床上得到应用。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花世界总是那么虚伪﹌

2021年版指南的发布,是不是意味着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希望更大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风中摇曳着长发

这个指南的更新,让我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有了新的认识,希望患者能得到帮助。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櫻之舞﹏

指南里提到的治疗手段,希望能尽快普及到基层医院,让更多患者受益。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嘲笑!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看到这个指南,感觉责任重大,要为患者的健康努力。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单身i

这个指南的发布,让我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有了信心,希望患者能够坚强。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微信名字

2021年版的指南,希望能让更多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积极配合治疗。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凝残月

指南里提到的一些护理要点,对于患者和家庭来说都很实用,希望更多人看到。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标签: